top of page

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的成因及處理方式

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的症狀:

腹直肌沿著胃的前部垂直延伸,俗稱為“六塊肌”的位置,它被一條從中間延伸的稱為白線的組織帶分為左側和右側。腹直肌分離症(Diastasis Recti) 指的是腹直肌之間的白線被撐開或撕裂,導致腹直肌肌腹之間的距離增加,形成腹部中央的凹陷。常見的腹直肌分離症狀:包含:肚臍上方或下方可見凸起或凹陷、腹部疼痛、下背痛、骨盆或臀部疼痛,另外腹直肌分離會破壞腹腔壁的肌肉筋膜層的穩定,使核心肌群力量下降,導致與核心與骨盆底肌相關的問題,例如姿勢不良、腹部無力、打噴嚏或咳嗽時會漏尿及便祕等。


腹直肌分離的成因:

腹直肌分離在懷孕期間和產後極為常見(約60%),通常會在分娩後八週內自行消失,但大約 40% 的腹直肌分離患者在產後 6 個月後仍然存在這種情況。這是由於懷孕期間腹壁壓力增加使腹直肌中間的白線被向外過度拉伸而導致。


腹直肌分離的處置:

1. 物理治療:透過神經肌肉電刺激結合核心訓練,促進腹部肌肉活化。

2. 運動治療:腹部肌群與骨盆底肌訓練,強化核心肌力與支撐,正確的重新啟動核心與腹部肌群,避免錯誤用力,減少腹直肌分離的狀況。

3. 預防腹直肌分離:保持健康的體重,避免肥胖對胃壁造成的壓力,以及定期進行運動,保持腹部、臀部、骨盆和腰部肌肉的肌力。

中和國泰診所

服務項目:復健科,外科,神經內科,感冒,發燒,痛風,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性病,三高,自律神經失調,頭痛,失眠,擦傷,外傷換藥,疫苗注射,X光檢查,國健署成人健康檢查,復健中心,物理治療,中風,五十肩,肩夾擠症候群,旋轉肌損傷,媽媽手,下背痛,坐骨神經痛,退化性關節炎,肌腱炎,滑囊炎,扭傷,拉傷,腕隧道症候群,板機指,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運動傷害,椎間盤突出,十字韌帶斷裂,跑者膝,跳躍膝,梨狀肌症候群,術後復健,足底經膜炎,跗骨隧道症候群,胸廓出口症候群

​門診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
09:00~12:00
14:00~17:00
18:00~21:00
周六
09:00~12:00
14:00~17:00

​​中和神經內科,中和復健科 推薦,中和運動傷害

©2024 中和國泰診所 版權所有

​復健服務時間:
周一至周五
​08:00~21:00
周六
​08:00~17:00

※國定假日及彈性休假以公告為準

bottom of page